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远房表妹 远房表妹 第49

不沾地,事事都要过目盯着,生怕哪个粗心的小子丫头没办好事情,给大公子的婚事带来麻烦。

“歪了歪了,都说左边需往上挂一点, 对对对,就是这样。”

“哎哎哎, 不是说过这玩意不能放在宴厅吗?这些天客人多,放在这里碍眼还不够大气。”

钟叔急哄哄地走来走去,终于将一切准备妥当,心满意足地看着周围布置,而后垂眸复盘整个婚事的筹备过程。

猛然间, 他突然想起宋谨书那边的安排, 心里头还是不太放心, 干脆再跑一趟去瞧一瞧, 问一问。

午时,明竹轩。

院中屋檐下挂满了红绸, 每一扇门窗都贴了红色双喜字, 人一入内就能感受到极大的视觉冲击,喜庆直贴入心。

“公子可在家中?”

钟叔一进院先观察院中布置,确认并无不妥之处才随便招呼一名小厮, 询问宋谨书主仆的去处。

“公子在屋里头试喜服, 宋福哥去厨房给公子取午饭了。”

“试喜服?喜服不是前两天刚试过吗?”钟叔心下疑惑, 还以为喜服出了什么问题赶忙越过那小厮直奔主屋去。

他轻叩屋门, 报上名讳和来意,屋门很快就从里面打开了。

“外头冷,钟叔你有事进屋里说。”

看着一身红色喜服面冠如玉的公子,钟叔有一瞬间的恍惚,很快又回过神露出欣慰的笑意。

“喜服不是前两天刚试过?可是有什么不妥当之处,老奴连夜让绣娘修改了。”

钟叔本就是要来检查处理问题的,这会儿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开口询问:“还有院里头缺什么你也一并吩咐,老奴好提前命人准备,免得新娘子接回来才发现问题,那便太失礼了。”

“喜服并无不妥,我没什么需要添置,若论府中内务还得是钟叔你在行,劳你四处看看,有什么不妥当之处你便命人解决了吧!”

该操心的事前两个月已经忙活一轮了,现在宋谨书只想安安静静等着做新郎,反正有爹娘和钟叔在,总不可能出什么大差错,小打小闹也不会闹到他与婉婉的跟前,自有人处理。

“成,那老奴就看着办了。”

钟叔得到准信便告退继续忙活,不再打扰宋谨书臭美。

冬日昼短夜长,酉时正刻一过,暮色便快速沉了下来。

宋家四口一起吃晚饭顺便叮嘱宋谨书一些迎亲的注意事项,让他千万别在路上出岔子,宋谨书认真听讲,皆一一应下,都记在心里。

一顿饭下来,除了只会傻乐的宋怀康,其他三人都很忙碌的模样。

“一会儿你到为父书房来,有些事需要单独交代你。”

宋老爷故作深沉,一副要讨论大事的严肃模样,可宋谨书还是从那细微表情中看出了些许不自在。

“是。”宋谨书凝眉疑惑,心里头顿时涌现出好几种猜测,终是不得答案,只能顺从父亲的安排应声。

半刻钟后,宋老爷起身往外走,宋谨书也自然而然随之跟上。

暮色下,父子俩的背影一前一后消失在门口,余下的母子俩也齐齐收回目光。

宋怀康没听懂父亲与哥哥的对话,便好奇问道:“娘,爹怎么神神秘秘的,什么话哥哥能听我们却不能?”

“不是我们不能,是你不能听,等你长大要娶妻了,你父亲自然也会单独与你谈,小孩子家家别瞎好奇,快点吃,多吃点。”

苏氏给宋怀康夹了一块红烧肉,不让他继续问下去。

“哦。”宋怀康有些郁闷,但到底没有继续问下去了。

……

正院书房内,宋老爷与宋谨书相对而坐,父子俩面面相觑,谁也没有主动开口。

如此过了约摸半刻钟左右,宋老爷起身越过博古架朝里面走,捣鼓了半日捧着一个盒子走出来搁到儿子面前,轻咳两声不自在道:“盒子里有两本书,你拿回去钻研。”

“爹,这……”

“行了,为父这里没你什么事回院去吧!”

“是。”

宋谨书想询问父亲用意,刚开口就被搪塞住了,只好应下满肚子疑惑地转身离开。

“对了,最好今夜就看完,亦或是路上看,不过你切记藏着点,只在自己一个人时看。”

“是。”

宋老爷不说这话还好,他一说,宋谨书内心的疑惑就更甚了,到底什么宝贝书只能偷偷看,难道是千金难求的古籍原本?还是宋家祖传的经商秘籍?

宋谨书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心在这一刻达到顶端。

他加快走路速度,只花了平日里一半的时间就回到明竹轩,谁也没理一头扎进书房,叮嘱宋福道:“守在门口,谁也不准进来。”

“公子……”

宋福刚开口,面前的门便嘭地一声关上了,窝在他怀中的书册,到底没来得及给出去。

“算了,反正蒋公子说是书,想来又是些关于科举的书籍材料